高速“零排队”时代:拓邦720kW超充矩阵破解高原地区城际出行补能焦虑

2025-10-08 13:53   来源: 互联网

高原补能困局:节假日排队的背后

此前,每逢节假日,多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站总会上演相似的场景:新能源车主们焦虑地排队等待,充电桩前车辆排成长龙。一位从昆明出发前往滇西旅游的电动汽车车主无奈表示:"原本4小时的车程,因为充电排队耽误了2个多小时,这趟旅程变得异常疲惫。"这样的场景在高原地区尤为突出——高海拔环境下,电池性能衰减加剧了里程焦虑,而有限的充电设施更让问题雪上加霜。

这一现象背后,是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620万辆,而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仅为65%。为此,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2025年前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的目标,各地交通部门正加速布局。

云南交投的破局之道

面对这一挑战,云南交投集团选择与拓邦合作,在其下辖的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部署了720kW超充矩阵解决方案。这一方案的核心价值在于"高效匹配"与"多元兼容":通过动态功率分配技术,单充电堆可同时服务12辆车,实现"车到即充";而180kW快充桩与7kW交流桩的组合,则满足了不同车辆的差异化需求。

"部署后的第一个假期,我们服务区的充电等待时间从平均45分钟降至15分钟以内,"云南交投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600A液冷超充技术,让一辆续航焦虑的纯电SUV在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补能,车主满意度显著提升。

高原适配:不仅仅是速度问题

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云南,充电设备的高原适配性同样关键。拓邦的充电桩通过特殊设计确保了在低氧、温差大的环境下稳定运行。一位经常往返于昆明与丽江之间的司机表示:"以前在高原地区充电总是担心设备过热或功率不稳,现在这套系统很可靠,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绿色通道的经济社会双效益

拓邦这一充电设施配套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新能源车主的长途出行实际痛点,在国庆节期间有效缓解服务区充电难的情况,还为云南交投带来了运营效益的提升。节假日充电吞吐量增加后,服务区配套商业收入增长效果明显,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00吨,充分助力云南"绿美通道经济"建设。

随着"高速零排队"时代的到来,新能源车主的城际出行正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云南交投的这一实践,为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也为其他地区的补能焦虑提供了破局思路。在新能源交通快速发展的今天,拓邦通过技术与场景的精准匹配,正在重新定义人们的出行体验。

目前,拓邦充电桩业务已实现从7kW到兆瓦级,从慢充、快充到液冷超充的全场景充电桩产品矩阵,并广泛应用于社会集中运营充电站、高速服务区、目的地充电、城市公交充电站、及重卡超充等多类充电场景。截止2024年底,拓邦充电桩已交付60,000+台充电桩进入市场,落地案例基本覆盖全国各省市,充分展示其在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领域的深厚实力和广泛影响力。

拓邦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与各合作伙伴一道,加速推动超充网络建设和技术创新,致力于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加智能、安全、便捷的充电体验,进一步助力绿色出行的普及。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场景落地,拓邦将为充电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全球绿色交通时代的到来。


责任编辑:Linda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大众导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