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链重塑教育链:构建产学研国际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0-10-27 15:30   来源: 互联网

世界正在经历一个世纪以来未曾看到的巨大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是重建全球创新地图和全球经济结构。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和量子技术的蓬勃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国际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国际工业大学研究与应用合作会议在南昌、哈尔滨、沈阳、长春召开,切实推动了高校深入合作,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前沿科技领域企业和科研机构,探索并形成了中外良性互动、共赢的国际合作关系新模式实现了“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四链连接”。


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竞争格局演变转化、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产业链协调等全球创新地图重塑的大势所趋呈现新趋势和新特点。首先,创新能力正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关键,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正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的焦点;其次,创新能力的创新能力是新一轮产业竞争的焦点,产业链与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在一体化创新的驱动下日益重要。在高度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体制背景下,全球协同应用技术成果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三,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投资的不断增加,需要建立新的风险分担机制。


1603783976417098.png


国际工业大学研究合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亟待解决。2018年第一次会议重点围绕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优势领域,重点围绕材料、航天、人工智能、新材料四大方向展开。面对2019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战略,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绿色化工与新能源材料、精密医药、微纳米技术和光电信息、智能新能源材料等新领域能源汽车等将重点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俄、乌、白俄罗斯等优势领域资源和中国战略需要准确对接的方向。


会议以合作形式,以产学研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为重点,布局产业链周边创新链,用创新链重塑人才链和教育链,加快形成产业、大学、科研与应用的国际合作模式。一方面,会议充分发挥院士、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的主导作用,通过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促进优势互补、叠加、创新发展,与战略产业领域科研资源合作共享;另一方面,通过联合设立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会议广泛聚集了高校、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来自各国的学科充分发挥方的研究优势,通过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各学科从全球角度规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全球创新资源利用能力,并建立互补机制和价值共同体。


在产学研应用国际合作实践中,江西省致力于通过学术交流学习、联合研发、与高校项目成果转化等方式,解决国家重大项目关键技术问题,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实现教育科技资源的强大结合和共享,不受地域限制。比如在超高温材料领域,重点关注国防超高温结构材料要求,重点抓好“双一流”建设和部级省联建、南昌大学、俄罗斯等重点任务,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拥有先进的电子束熔炼设备制造技术、电子束焊接设备先进制造技术、EB-PVD(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涂层设备先进制造技术、稀土工业方向的钨铼合金等,为充分发挥江西稀土资源优势,发挥稀土应用的国际领先优势,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机构材料研究、技术创新、人才等共同建立了国内外高水平稀土轻质材料培训基地,建设稀土轻质材料制造工程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大众导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